謳歌作為一種表達敬意或贊美的方式,在詩詞歌賦中屢見不鮮。唐代詩人王維在《送元二使安西》中寫道: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?!边@不僅表達了對朋友的深情厚誼,也是對友人即將踏上異鄉(xiāng)旅途的一種美好祝愿和鼓勵。,,宋代蘇軾則在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中以豪邁之筆謳歌自我:“老夫聊發(fā)少年狂,左牽黃,右擎蒼。錦帽貂裘,千騎卷平岡。”此詞通過描述自己打獵的場景,抒發(fā)了壯志未酬的感慨與決心,體現了對自我能力與志向的自豪與贊頌。,,還有許多其他詩人通過不同的方式贊美謳歌著生活中的各種美好,比如自然風光、歷史人物等。
詩詞歌賦里的謳歌之聲:頌揚與贊美的韻律
《登鸛雀樓》
王之渙
原文
- 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
- 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
《將進酒》
李白
原文
-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
-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(fā),朝如青絲暮成雪。
- 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
- 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
- 烹羊宰牛且為樂,會須一飲三百杯。
《滿江紅·寫懷》
岳飛
原文
- 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- 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- 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- 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- 靖康恥,猶未雪;臣子恨,何時滅?
- 駕長車、踏破賀蘭山缺。
- 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- 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《長相思·其一》
納蘭性德
原文
- 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關那畔行,
- 夜深千帳燈。
- 風一更,雪一更,聒碎鄉(xiāng)心夢不成,
- 故園無此聲。
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》
陸游
原文
- 三萬里河東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- 遺民淚盡胡塵里,南望王師又一年。
頌揚與贊美的韻律
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,詩詞歌賦如同璀璨星辰,點綴著華夏文化的夜空,謳歌類作品更是熠熠生輝,它們或歌頌壯麗山河,或贊美英雄人物,或抒發(fā)個人情懷,本文將圍繞“謳歌”這一主題,選取幾首經典詩詞進行賞析,以期對謳歌詩詞的美學價值和歷史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一、《登鸛雀樓》——王之渙
原文:
- 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
- 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
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,表達了詩人對壯闊景色的贊嘆以及追求更高境界的積極向上精神?!坝F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更是成為鼓勵人們不斷進取的千古名句,它不僅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中詠史抒懷的傳統(tǒng)手法,也展示了作者豪邁不羈的個性與博大胸懷。
二、《將進酒》——李白
原文:
-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
-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(fā),朝如青絲暮成雪。
- 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
- 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
- 烹羊宰牛且為樂,會須一飲三百杯。
這首詩借飲酒來抒發(fā)情感,表達詩人豪放不羈的性格與樂觀豁達的人生態(tài)度,詩中通過描繪黃河奔騰不息的壯麗景象,引出人生短暫無常的主題,進而發(fā)出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的感慨,全詩筆力雄健,氣勢磅礴,展現了詩人灑脫不羈的精神風貌。
三、《滿江紅·寫懷》——岳飛
原文:
- 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
- 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
- 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- 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- 靖康恥,猶未雪;臣子恨,何時滅?
- 駕長車、踏破賀蘭山缺。
- 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
- 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此詞作于宋高宗紹興十年(1140),岳飛在此詞中表達了自己收復失地、報效國家的決心,全詞豪情滿懷,充滿愛國主義激情,詞人以“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”這樣的詩句,展現了他英勇無畏、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,岳飛的《滿江紅》不僅是其個人抗金斗爭的真實寫照,也是宋代愛國精神的一座豐碑。
四、《長相思·其一》——納蘭性德
原文:
- 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關那畔行,
- 夜深千帳燈。
- 風一更,雪一更,聒碎鄉(xiāng)心夢不成,
- 故園無此聲。
這首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,表達了遠離家鄉(xiāng)的孤獨與思念之情,納蘭性德的這首詞語言優(yōu)美,情感真摯,被譽為“小令之絕唱”,在詞中,“故園無此聲”一句,將離家在外的游子心中那份對故鄉(xiāng)深深眷戀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,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國家統(tǒng)一、百姓安寧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五、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》——陸游
原文:
- 三萬里河東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。
- 遺民淚盡胡塵里,南望王師又一年。
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慮,陸游以“三萬里河東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”兩句,展現了祖國山河的壯麗與偉大,后兩句則直抒胸臆,用“遺民淚盡胡塵里,南望王師又一年”,傳達了詩人對中原地區(qū)百姓苦難深重的深切同情,以及對南宋王朝茍且偷安的強烈不滿,全詩情感飽滿,語言凝練,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中“言志抒懷”的特點。
謳歌類詩詞歌賦不僅是對特定主題或對象的贊美,更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一種獨特而重要的表現形式,通過這些作品,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與智慧,還能從中汲取到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,無論是壯志凌云的豪情,還是深沉綿長的情思,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、學習和傳承。